日本買車指南:Bid 車流程、費用及注意事項

Aubrey Yung

日本汽車一向都很受外國買家歡迎,尤其是二手車買賣市場十分蓬勃。當地的法規對於二手車(在日本稱為「中古車」)有嚴格的檢測標準,每兩年就要做一次詳細車檢。很多車主在車齡不足5年的時候就會賣出,加上日本人平日對車輛保養有道,因此不難找到形同新車一樣的6級/S級二手車。本文會詳細介紹日本買車的資訊,包括買車流程、汽車保險、稅項等費用及注意事項。

外國人可否在日本買車?

外國人也可以在日本買車,而且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買二手車,原因有二。首先,買新車會比買二手車涉及較多文書工作,需時較長(約需幾個月),而且與交通部門也容易有語言不通的情況。另外,日本的二手車很多都仍非常新淨,大多都是3年/5年/7年車齡,因為由第10年起車輛就要每年作檢查,花費太大,而且也賣不出好價錢,因此車主一般會索性把它註銷掉。

在日本買車需要準備的文件包括:

  • 有效的國際駕照
  • 日本居留卡
  • 個人印章(実印)
  • 印章證明書(印鑑証明書)
  • 停車證(車庫証明書)

如果是打算在日本買車然後運回香港,一般都會使用汽車代購服務,這樣就不用提交以上文件,待車輛到達香港後再作進口車輛登記及領牌就可以。

如果在日本買車而又無當地銀行戶口,可能需要使用匯款將車款匯到日本。Wise 是一種電子匯款工具,使用無溢價的市場中間匯率,即是在 Google 搜尋到的市場匯率,能夠避免一般銀行採用漲價匯率而導致的匯率差額損失。而且只設一筆過的小額服務費,匯款過程和服務收費都十分透明。

用市場匯率更快更平匯款日本 🚀

日本買車網

在日本買車的主要途徑有三:經銷商、私人買賣、拍賣。如果人在日本當地,前往經銷商的實體店買二手車會是最好的選擇,因為他們會為你處理大部分文書工作,只需填一些表格即可。

如果身處海外,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以拍賣的方式競投心儀的汽車。但拍賣行一般只限汽車經銷商和出口商進場,所以要透過香港這邊的代購商。先在以下的汽車買賣網站尋找心儀的車款,再由代購商為你在拍賣場物色合適的車輛。

以下為4個常用的日本汽車買賣網站及它們的特色:

  • Yahoo! Japan拍賣:設有海外買家(繁中)版本,由Buyee提供二手車代bid代購服務,列出5萬多架二手車,網站會顯示每架車的下標數目、剩餘拍賣時間、現時最高下標價、直接購買價,以及詳細的汽車資料,找到心儀的汽車就可以直接下標。
  • goo:只有日文介面,列出40多萬架二手車,可以按製造商、車型、地區、價格範圍、車身顏色去尋找汽車,進階搜索條件還有生產年份、特殊配置的軟件/硬件、自動/手動檔等。
  • Gazoo:只有日文介面,列出4多萬架二手車,主要是賣豐田(TOYOTA)的官方認證二手車,在全國5,000家豐田經銷商享有1年免費保修。
  • Carsensor.net:只有日文介面,列出40多萬架二手車,設有經銷商評論區、汽車評論區、二手車市場價格表、汽車比較工具,讓新手買家可以作參考。

日本買車流程

以下為在日本買車(作當地自用)的完整步驟:

  1. 進行資料搜集,決定想買的汽車品牌和車型
  2. 尋找停車場,需在離住宅 2 公里的範圍內
  3. 與停車場簽約後,向當地警局提出申請並獲得停車證
  4. 準備個人印章和印章證明書,有效 3 個月
  5. 在汽車買賣網站尋找心儀的二手車,預約到經銷商的實體店睇車
  6. 檢查車輛的狀況,確認購買就簽署合同
  7. 準備所需文件和支付車款
  8. 索取汽車檢查記錄(車検証)
  9. 比較和選購合適的汽車保險
  10. 到店提車

日本汽車保險

在日本買車和在當地開車,必須購買汽車責任保險(自賠責保険),否則會罰款和扣分,而且也不能進行汽車檢查。這類保險只涵蓋人身傷害,兩年合約的費用為約 2 萬日元,保障額為120萬(受傷)、最高4000萬(後遺症)和3000萬(死亡)。很多人都會另外再買額外附加保險(任意保険)。

日本買車費用

日本養車費用

以下是在日本買車和養車涉及的稅項及費用:

  • 自動車税:每年繳交,金額為 JPY 29,500 – 111,000,因汽車的引擎汽缸容量而異,越大型的車就需付越貴的稅。
  • 自動車重量税:每次車檢都要繳納重量稅(即是兩年一度),金額也是因應車輛大小而異,由1 – 8萬日元不等。
  • 環境性能割:根據車輛燃油效率,收取0 – 3%的一次性環境稅,電動車免稅。
  • 車檢費:每兩年需要進行一次全面車檢,費用為10 – 20萬日元。
  • 消費稅:稅率為10%,適用於買車價格和汽油價格。
  • 汽車保險:兩年合約的費用為約2萬日元。
  • 泊車費:租金因地區和地段而異,東京23區的平均停車場租金由大約2 – 5 萬日元不等。
  • 汽油費:油價會隨市場價格每日變動,近期每公升汽油的參考價格約 140 日元。

日本 bid 車費用

以下是在日本 bid 車並運回香港的稅項及費用,價格視乎實際情況而定:

  • 日本消費稅:稅率為 10%,適用於買車價格。
  • 代購雜費(日本):拍賣行手續費、日本當地運費、海運運費等,約 15,000 港幣
  • 代購雜費(香港):驗車、車輛註冊、政府文件費、拖車、停車場費、手續費等,合共 1 萬港元。
  • 首次登記稅(進口稅):根據香港海關評定的應課稅價值計算,首 15 萬的課稅比例為 46%,其後稅率就越來越高,由 86% 至最高的 132%(適用於 50 萬以上的餘額)。

日本買車注意事項

1. 點揀日本二手車?

日本的車輛拍賣行有一套特設的汽車評級系統,基於汽車的整體狀況分為 RA、R、1 – 6 級和 S 級等 13 個等級,4級以上的都是熱門的出口車輛。如果我們不是親身到日本買車,就要靠這個評級去篩走一些低質素的破舊車輛,以免買回來又要花大量金錢維修。

以下為可以接受的良好至優良評級描述:

  • 4級:行駛里程不到15萬公里,沒有明顯碰撞痕跡,汽車內外都有輕微磨損,但整體而言尚可接受,只需小量維修工作。
  • 4.5級:行駛里程不到10萬公里,整體只有輕微磨損,未必需要維修。
  • 5級:行駛里程不到6萬公里,上手保養妥當,車輛狀況極佳,無須任何維修。
  • 6級:行駛里程不到3萬公里,上手使用次數不多,車輛幾乎是完好無缺,無須任何維修。
  • S級:車輛不足1年,可以當作是新車。

另外,基於車輛的內、外部狀況都會分為A級至E級,最好選擇A級/B級,它們都是高於平均水平的狀況,不需要任何維修。

2. 日本買車返香港手續?

以下為透過代購公司在日本買車(運回香港自用)的完整步驟:

  1. 瀏覽汽車買賣網站,尋找心儀的車輛。
  2. 將車輛資料(品牌、車型、年份、顏色、評級)以及個人資料,發送到代購公司的電郵地址。
  3. 等待代購公司報價,需時數天。
  4. 簽署代購合同並支付車輛價格的 10% 作為按金,Bid車/買車不成功就會退款。
  5. 成功競投的話,就要在 5 個工作天內支付車輛價格的 60%,以完成拍賣交易。
  6. 汽車會在日本倉庫裝貨,然後運到香港。
  7. 車輛到達香港就要支付最後的 30%。
  8. 代購公司運送車輛到運輸署排期作車輛檢驗,可能需時超過一個月。
  9. 支付其餘的雜費如運費、汽車登記費。
  10. 到店提車。

在海外買車尤其要留意兩地車輛的不同,不過香港一向都很多人用進口的日本車,所以應該問題不大。至於買車費用,如果是親身在當地的經銷商購買,也可以使用銀行轉帳(匯款)的方式。Wise 採用真實的市場匯率,以及透明的服務費用政策,有興趣的話亦不妨可以比較一下不同匯款方式的費用。

了解更多 Wise


參考資料:

1 運輸署:進口及登記車輛指引

2 Car Sensor: 初めての中古車購入でも安心!

3 三井住友: 自賠責保険

4 Car Sensor: 手付金や税金など

4 自動車重量税の税額一覧表【乗用】

校對日期:2021年3月17日


*請參閱使用條款及你所在地區的產品可用情況,或瀏覽Wise的費用與定價,以了解最新的定價和費用資料。

此出版物僅提供一般資料,並不構成法律、稅務或來自Wise Payments Limited或其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的任何專業建議,並且不能取代財務顧問或任何其他專業人士提供的建議。

我們概不以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形式陳述、保證或擔保該出版物中的內容準確、完整或及時更新。

資金無分國界

了解更多
海外生活

日本電話卡實用指南:種類及購買方法

只要有需要在日本逗留一段時間,你都可能需要一張能在日本使用的SIM卡。日木SIM卡的種類繁多,電訊公司提供的方案套餐也令人花多眼亂,本文會介紹日本電話卡的種類及購買方法,幫你作出明智選擇!

Aubrey Yung
2021年8月9日 7 分鐘閱讀
海外生活

日本物價 2021:生活費一個月要幾多錢?

如果想體驗日本生活,未必要選擇東京都那種繁榮城市,反而可以選擇京阪神,甚至是九洲、四國等地。綜合伙食、住屋、交通、娛樂及生活雜費和其他開支,單身人士每月需要大約¥150,000(約1.1萬港元)的生活費,而三人家庭則要約¥300,000(約約2.1萬港元)。

Aubrey Yung
2021年3月17日 9 分鐘閱讀
海外生活

日本租屋攻略:租屋網、費用和注意事項

日本租屋的前期費用頗高,而且外國人一般需要有保證人擔保。雖然很多香港人都會自學一點日文,但當涉及到專業術語的時候,還是請專業人士(如房屋仲介)的協助會較好。本文會介紹日本租屋的資訊,例如常用的租屋網、租屋涉及的費用和注意事項。

Aubrey Yung
2020年12月14日 4 分鐘閱讀

地區貼士、新聞及消息